足迹
爷爷朱屠夫txt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88章詹徽的弹劾(第1页)

借着蓝玉的名头,这些人拿了不少好处。即便是犯了罪,官员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毕竟没有人想和梁国公作对。朝会上。很快便有官员上奏弹劾蓝玉。这人就是詹徽。詹徽和蓝玉结怨已久,现在有了能扳倒蓝玉的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。历史上,蓝玉案的主审官正是詹徽。只不过在审问过程中,詹徽突然被蓝玉指认为是同党,最终导致詹徽也被处死。詹徽到底是什是蓝玉的同党,这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迷。“臣闻天下之大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兵权国之重器,非陛下亲授,不得妄动。”“近日臣惊悉梁国公蓝玉,擅自越权,于天竺之地,募兵三十万众,此举实乃骇人听闻,臣心惶恐,夜不能寐,不得不冒死上奏,以安社稷,以正纲纪。”“蓝玉身为皇朝重臣,本应恪尽职守,忠心事主,然其行为显然已悖离臣道,有违祖宗法制。”“臣念及蓝玉往昔战功赫赫,为国驱驰,本不应轻言其过,然国法无私,纵有功亦不可恕其罪。”“《大明律》昭示天下:“凡诸衙门官吏,非奉特旨,敢擅调军马者,斩。”蓝玉之举,显然违背律法,若不严惩,何以儆效尤?何以维系朝纲?”“是以,臣恳请陛下速派钦差查核此事,如属实情,当依律问罪,以彰国法之威,绝将来之患。”奉天殿上,詹徽慷慨激昂。其他官员面面相觑,谁也没想到詹徽来这一招。蓝玉是私自屯兵不错,但按照规矩一般都是下面的官员先奏之后,詹徽再奏。但现在看来,詹徽已经等不及了。其实大家都明白,詹徽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意思。蓝玉作为淮西一派的代表人物,在朝堂上不可能没有势力。靖宁侯叶升在这时站了出来。他是蓝玉的亲家,平叛安南后便返回到了京师。“皇上,臣以为詹大人所言有些不妥。”朱元璋挑眉道:“有哪里不妥,你说来听听。”朱元璋对蓝玉本就没什么好感,如若不是大孙在中间拦着,朱元璋怕是早就把他给砍了。不过詹徽和蓝玉有仇,乃是世人皆知,此次奏报,确实有些公报私仇的意味。朱雄英站在一旁并未发话,只等叶升先行发言。“臣闻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,需非常之谋。”“梁国公昔日为国驰骋疆场,功勋彪炳,忠心可鉴。今臣闻弹劾之言,言其于天竺募兵三十万,似有不轨,然细思之下,此事或有深意,非表面所能断也。”“蓝玉公深谙兵机,洞察先机,于天竺屯兵,实则是防患于未然。”“臣听闻,帖木儿帝国已在天竺屯兵百万,梁国公如若不做好准备,天竺很有可能会因此陷落。”“我大明将士虽神勇无敌,但面对百万天竺士兵也会感到吃力,如若双方开战,大明这边必会损失惨重。”“梁国公如此做是为了减少明军损失,乃是不得已之举。”“詹大人不问军情,只看表面,难道不是在蓄意陷害梁国公?试问詹大人,若非详察天竺之急迫军情,何以轻易论断?此举或致忠良受屈,实为可忧。”“京师之中,世人皆知詹大人和梁国公有仇,詹大人如此做怕是逃不了公报私仇。”“还请皇上明鉴!”叶升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,其他武将听后不由得连连点头。这可不是什么小事,牵扯到的势力众多。看似是詹徽和蓝玉二人的纠葛,实际上是文臣和武将的又一次交锋。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参与进去的,若是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充当炮灰。奉天殿再没有大臣请奏,众人全都在安静吃瓜看戏。詹徽闻言,面不改色,沉稳应对,缓缓而言:“臣闻君子之道,忠孝为本,国法为绳。”“臣之所言,非出于私心,实为大明社稷计。臣不敢不据实以告,亦不敢不忠言逆耳。”“叶升侯所言,实有偏袒之情。”“至于所谓百万敌军,诚然需警惕。蓝玉公若真为国分忧,何不先呈奏章,请求圣裁,再行其事?”“臣与蓝玉公旧隙,诚为朝野皆知,然国事非私事,臣不敢因个人恩怨,而置国家法度于脑后。”“若国法可因私交而废弛,何以正纲常,何以服万民?”朝堂上,詹徽和叶升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。眼看火越烧越旺,朱元璋及时出来制止道:“好了,你们两个不要吵了。”“蓝玉在外确实有僭越之举,但战场瞬息万变,天竺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知晓,詹徽所说的有些太过严重了。”“不过既然触犯了律法,那蓝玉也不得不罚。”“传咱的谕旨,梁国公以身试法,罚去俸禄一年,此外另领军仗三十,戴罪立功。”“如若还敢再犯,咱将不再念旧情,数罪并罚!”皇上发话,詹徽也不敢再闹。这样的结果,双方也还算是都能接受。这点俸禄对蓝玉来说当然不算什么,至于那军棍也根本就挨不到蓝玉身上。朝会结束后,朱元璋对朱雄英道:“蓝玉这小子,是该好好管管了。”“这等大事,竟然不和朝廷商量,我看他又是飘飘然了。”“这小子虽说打仗有几分本事,但有些我行我素,不顾后果,还是需要好好调教。”“这几年武官的势力越来越高,文臣被武将死死的压制,詹徽这一遭也是想给文官出出气。”大明最近一直在连年征战,武将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。武将很容易会居功自傲,目无尊上,到最后甚至连皇上的命令都不听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皇帝都不喜欢武将。……天竺。朱元璋的谕旨过来之后,蓝玉也不废话当即便脱去了身上的甲胄,准备领自己的三十军棍。但蓝玉敢领,其他将士敢打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