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重生后我成了摄政王的小心肝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章 血债血尝(第1页)

轰隆隆,轰隆隆......一声又一声的巨雷砸在冷宫上空,沈莫忧缩在角落里宛若一只受伤的幼兽,望着某一处愣神,若仔细看,就会发现她的眼眶被人生生剜去眼珠子,黑洞洞的,像幽暗的漩涡看不清尽头。谁又能联想到此时蓬头垢面,形容枯槁的人,前几天还是风光无限的明臻皇后。“哒,哒,哒......”的声音由远及近,沈莫忧循着声音的方向转过头,开口问道,“是谁?”“大姐姐,是我,怜儿啊。”说话的女人名叫沈怜儿,是沈莫忧的庶妹,她身着一袭桃粉色纱衣,衬得整个人千娇百媚。沈莫忧像是听到莫大的喜事,抬起头黑洞洞的眼眶对着沈怜儿,惊喜出声,“怜儿,你没事真是太......不对你怎么会在这里!?”话说到一半沈莫忧惊觉不对劲,三天前当今皇帝萧廷已经下旨,镇国大将军莫昊谋逆,满门被灭,沈家被莫家殃及池鱼,沈怜儿怎能幸免?除非......想到这里,沈莫忧忽然觉得遍体生寒,一种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生根发芽,想到这里她拼命摇头,试图把这个念头收回去。“大姐姐真蠢,现在才反应过来是不是太迟了?莫家满门被灭,确实是父亲的杰作,而今我娘才是沈家主母,你母亲,堂堂将军府的嫡女,现在军营里人尽可夫呢,哈哈哈.....”“不可能,这不是真的!?”沈怜儿的话就像一把把利剑,狠狠往沈莫忧心口扎去,捂着胸口猛地吐出一口心头血,凄厉的惨叫划破天际。“为什么?沈怜儿,我母亲一向待你亲厚,没有我外祖父,沈家哪有今天的辉煌,你们怎能如此丧尽天良!?”“亲厚?大姐姐说这话自己不觉得可笑吗?”沈莫忧双颚被人用力捏紧,耳边传来咬牙切齿的声音,“只嫡庶有别,就注定我一辈子被你踩在脚底下,连陛下当年求娶沈家女,也是毫不犹豫选了你,我不甘心,除了嫡女身份,我哪点不如你,今日后我便取你而代之,成为明臻皇后,你已是陛下弃如敝屣的贱人。”“可……可我母亲哪里对不起沈家,父亲为何?”沈莫忧不可置信,她实在想不通,最敬爱的父亲竟是让外祖一家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,最疼爱的庶妹一直想取她而代之,她恨,她怨,怨自己眼盲心瞎,从来没发现他们的伪装。“为何?莫家功高盖主,从不把陛下和父亲放在眼里,如今父亲为陛下除掉心头大患,是明臻功臣,沈家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姐姐,你该为妹妹让路了!”沈怜儿的话听在沈莫忧耳朵里简直是天大的讽刺,“你们这么做会遭天谴的,沈怜儿,你不得好死!”“哈哈哈……姐姐,你太天真了,哪来的天遣?”沈怜儿边说边用力将沈莫忧甩在地上,抬脚踩在她的脸上使劲碾压,鲜血从沈莫忧脸颊缓缓流下,鲜红的触目惊心,“倒是你,陛下有道旨意给你,姐姐不妨听听看,小安子。”“陛下口谕,罪妇沈莫忧与莫家图谋造反,论罪当诛,然朕念及夫妻多年,留其全尸,赐白绫!”“萧廷,你这个畜生,没有莫家,没我外祖,你如何登基称帝,一朝功成这般忘恩负义,你会下地狱的!”沈莫忧撕心裂肺,恨不得将萧廷和沈怜儿生吞活剥,黑洞的眼眶被鲜血染红,凄厉的模样犹如厉鬼化身,沈怜儿不免心头一惊,大喊,“小安子,快割掉她的舌头,剁了她的手脚装进翁里做成人彘,本宫要这个贱人永世不得超生!”“啊!!!”冷宫屋檐上栖息的乌鸦被惊动,大片大片飞向空中,沈怜儿刚踏宫门就听见身后沈莫忧的诅咒般的惨叫。“天理昭昭,老天有眼,萧廷,沈怜儿,还有沈家,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,我要你们血债血偿!”犹如诅咒般的话语,听得沈怜儿身子一软,被身后的宫女扶住,“娘娘......”宫女刚说了句“娘娘”,就看见远处有人急匆匆跑来,“娘娘,怜妃娘娘,大事不好了,摄政王带兵攻入皇城了......”***“小姐昏迷了一天一夜也不见醒,怎么办啊?”“夫人都快把整个皇城的大夫请来了,再这样下去,就只能递帖子进宫请太医了。”“小姐,奴婢求求您,快醒来......”淡淡的梨香萦绕在沈莫忧的闺房,几名婢女站在屏风前六神无主的你一言我一语,眼睛却都紧紧盯着被纱幔围绕紫檀木制的床上少女。好吵!叽叽喳喳的声音让床上的沈莫忧本能的皱起眉头,勉强睁开眼睛,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扇蓬莱的仙人图屏风,然后是几个泪眼婆娑的小丫头。“小姐,您终于醒了,太好了,太好了,奴婢这就去禀告夫人......”季春喜极而泣,转身就跑了。“荔月,孟冬,盛夏,季春,你们怎么在这里?”不是应该,都死了吗?荔月一脸莫名,伸手去摸沈莫忧的额头,“没发烧啊,小姐说什么胡话,奴婢们不在这伺候您,能去哪?”眼前几个丫头清丽的容颜这般真实,沈莫忧觉得不可思议,她明明记得自己眼睛瞎了,被做成人彘装入瓮中,连同所住的冷宫都被一把火烧成灰烬,那样的真实,难道是梦?沈莫忧低头看着自己是的双手,青葱柔嫩,没有半点疮痍,她狠狠掐了自己的手臂一把,清晰的痛感令沈莫忧泪如泉涌,不是梦,这不是梦!她真的重生了!“小姐,您......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您可别吓奴婢啊!”沈莫忧又哭又笑的模样吓坏了几个丫头,莫不是从假山上摔下来时磕坏了脑子?“盛夏,告诉我,现在是什么时候?”“小姐,现在是明臻五十六年。”